写作素材源于生活 - 内容 - 盛大花园小学
教学科研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写作素材源于生活

作者/来源:刘长丽    发布时间:2020-10-2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语文学科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素材,以小片段写话的形式呈现精彩的画面,让小练笔发挥大作用。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一些有益的写作素材呢?下面从以下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一、找准时机,激趣练写

   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一个有心人,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其写话的兴趣。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教材设计了两幅看图写话的练习,其中一幅插图是运动员在比赛跑步,同学们在一旁呐喊助威。恰逢这周,学校的篮球比赛拉开了序幕。对抗的双方便是我所执教的班级和同年级的另一个班级。如此好的机会,怎容错过?与其凭借学生以往观看跑步比赛的记忆看图写话,不如让他们将本次篮球赛的精彩场面写下来。为了让学生能全情投入,观看这场比赛,事先我并未向学生透露将要进行写话的练习,以免学生对观赛失去兴趣,而是激情满满地和学生一起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比赛。观赛过程中和他们一起呐喊,一起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比赛结束,班级获得了胜利,场上欢呼雀跃!一回到教室,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议论起刚才运动员在场上的精彩表现。我便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场上运动员的动作、神态,以及场下队员助威时的表现进行交流。此时,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本次写话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再现精彩的画面。因此,教师在指导时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试着用准确的动词,生动的语言,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把看到的场面说清楚。教师则不断地在板书上记录学生交流过程中的好词、好句,丰富语言表达。

二、创设情境,以情促写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还要有意创设情境,为学生的生活创造一点“新鲜感”,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对于学生而言,每天的在校时间无非上课,作业,不免会有些枯燥。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某个情境,为写话提供鲜活的材料。

   四(上)教材中第六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习作要求重在抓细节描写。这天中午,我便设计让学生自由到校园各处自由活动,活动后他们喧喧嚷嚷地回到教室,意犹未尽。看他们如此兴奋,我便大喝一声:“安静!”说话时,我故意涨红了脸,瞪圆了双眼,提高音量。不过,这一声似乎并没有奏效,班级里仍然吵吵闹闹。于是,我使劲儿拍了一下讲台大声喝道:“你们还准不准备上课?!”学生们似乎被我这一下子震慑住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画面在此刻定格……忽然一个毫不知情的学生走进教室,他对教室里此时的状态感到很奇怪,于是笑着问我:“刘老师,怎么了……”“哈哈……”这一下我笑了,全班同学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大家哄堂大笑。随机,我便让学生们记录下刚才发生的一幕。学生们纷纷描绘起了我当时的表现,有的写:“刘老师上演了一出‘京剧变脸’。你瞧,她前一分钟还瞪圆了眼,对着同学们大吼一声,下一秒钟就笑得直不起腰来……”;有的写“只见,刘老师涨红了脸,瞪大了眼睛,猛地一拍桌子,训斥道:‘你们还准不准备上课了!’话音刚落,教室里霎时鸦雀无声,同学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这生动的场面描写不正是来源于这次“独特”的体验吗?

   同时,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运用校园的每一处场所,引导学生观察、写话。例如,前不久,我就利用午间休息时间,在班级内开展了“校园探访”活动。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的任何一个想去却从未去过的地方,或者是最喜欢去的一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观察一下这个地方有什么,人们在干什么,你又想到了些什么?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他们有的来到从未去过的“书画斋”,有的来到最爱去的图书馆,还有的直奔五楼学生宿舍,看看住宿生的在校生活环境……时间很快过去了,等到学生们纷纷回到教室,教室里早已热闹非凡。他们饶有兴致地交流起这一次的探访经历,有些来到“书画斋”的学生这样说道:“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有行书、草书、隶书。美术蒋老师早已在教室里为我们润笔浸墨,像个小书童似的。她一笔一画地叫我们……写在纸上的点像一个水精灵,鼓起肚子,静静地伏在案上。而这一小小的横,却像一根扁担,撑起一个大大的字。”文末这样写道:“我爱书画斋,更爱中国字!”多么生动的语言,一次小小的经历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真是一举两得!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牢牢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积极练笔。长此以往,学生才会逐渐爱上习作,将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作为一种习惯,让手中的笔描绘最美好的生活!

 

撰稿:刘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