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但是,我们国家垃圾分类起步较晚,且人口众多,民众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落实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从培养小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日本在垃圾分类上已经非常纯熟,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好垃圾分类,“意识”的建立是关键,其建立有赖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普及,其中,学校教育对垃圾分类理念的普及极为重要。日本在这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几乎所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至少都会有一次在老师带领下前去参观垃圾处理场的课外活动,处理厂的负责人亲自给学生们讲解垃圾处理的办法,让学生亲眼看看垃圾处理的过程。通过此类活动告诉学生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平台,也可以学习日本从多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引导孩子回家后“指导”父母,以此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垃圾分类的意识。
【关键词】垃圾分类 小学生 意识培养
【正文】
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外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式中可以看出,人的垃圾分类意识是整个垃圾分类处理环节中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全民教育起步较晚,民众普遍没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在全民教育的范围内,对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教育和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1月31日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出台,意味着上海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
一、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
一是部分居民有抵触情绪。这类居民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上班族,早出晚归,对于前期的宣传工作并不了解,且垃圾可投放时间都在其工作时间(比如某小区垃圾投放时间为上午7点至10点,下午6点至9点,而部分上班族七点前已出门,九点后才到家。)。另一类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垃圾分类的要求无法理解,且年事已高,很难要求他们再进行改变。
二是分类标准反复修改。受限于垃圾终端处理的能力及普通居民的理解水平,垃圾分类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修改频繁,且部分类别分类要求不够明确,例如,虾壳属于湿垃圾,可是蛤蜊壳却是干垃圾;鸡骨头是湿垃圾,而猪大骨却是干垃圾…诸如此类,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的开展与宣传带来挑战。
二、培养垃圾分类意识的意义。
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年龄越小,接受能力越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些人认为小学生年级太小,无法做到“垃圾分类”这种繁琐复杂的工作。但是,维果茨基强调了老师在发挥儿童潜能方面的重要性。与其让教学来匹配儿童目前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学来匹配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ZPD)就是: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借助他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出儿童内在的潜能,培养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所有,相反的,相较于对已经形成一定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的成年人中,去落实垃圾分类的要求,去改变他们已有的认知习惯,要容易得多。另外,小学生的时间主要分成两大块,一是在校学习时间,二是在家生活时间。因此,小学生完全可以将在校学习到的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和要求告知父母,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也能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父母,进而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并最终使社会真正达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因此,在小学生中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无论是就眼前,还是长远来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应对垃圾分类难点的对策。
一是虽然只是面对小学生这一人群,但是学生年龄仍有一定差异,如果对每个年段都使用同样的宣传手段,决定学校教师必须使用不同教育方式及教学材料。大部分学校会将小学阶段分成低年级及中高年级两个阶段。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刚刚从幼儿园上来,对于一些相对专业的词汇无法理解,教师在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及讲解的同时,首先要先对一些专有词汇进行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或者配合一些动画视频来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的目的,初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对于一些专业词汇无需进行过多地讲解,因为中高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及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自行理解大部分文字内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或不常见的生活垃圾该如何分类,常见生活垃圾分类的规律,以及带领学生实践操作作为教学重点。这样就能更好地在不同年段的小学生中切实落实垃圾分类。
二是由于学生在校产生的垃圾非常有限,涵盖面不够广泛,即使教师带领学生在班中有效地进行了垃圾分类,但是学生回家后可能就会面临“这个垃圾该放哪里,学校里并没有接触到啊?”类似这样的问题。班级中主要产生的都是干垃圾,比如铅笔、橡皮、尺、草稿纸、点心包装等,还有部分湿垃圾,主要是没吃完的点心及吃剩的午饭。因此,就算在校园内加强了垃圾分类的实践,对于整个垃圾分类来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此,教师仍然需要采取多种不同方式来帮助学生知晓绝大部分生活垃圾该如何分类。
例如,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食堂,看一看同样是厨余垃圾,是否都属于湿垃圾呢?其实细心的孩子就会发现,大部分厨余垃圾都是湿垃圾,但是一些较坚硬的厨余垃圾,例如贝壳类及硬骨头,却属于干垃圾。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后勤部看一看,打印机是可回收垃圾,可是打印机里的墨盒却是有害垃圾,因此需要分开投放,虽然班级是一个微环境,但是学校却是一个微社会,带领学生四处走走,眼睛所及之物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还可以开设相关的主题班会,设置问答、有奖竞猜环节,或者以小组形式,将生活垃圾分分类,看看谁分得又快又准确,这样不仅避免了枯燥的死记硬背,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果茨基曾经说过,游戏对儿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创造出想象的场景,使得儿童可以借此学着理解成人的世界,这是儿童心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维果茨基认为,老师应该通过为儿童创造游戏场景来充分利用游戏的重要性进行教导。如果儿童通过积极参与游戏而学得到了什么,那么他们会自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理解。因此,设计一些适合该年龄段的有关垃圾分类的游戏,也是必不可少。
另外,教师可以布置一项长期作业,通过搜集有关垃圾分类的信息,制作一份环保小报或手账,这样可以让孩子主动去关注身边关于垃圾分类的信息,并能够从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四、坚持垃圾分类带来的转变。
自从2019年1月31日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学校就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垃圾分类开展得有条不紊,而且也给教室和学校带来不少变化。
首先,最显著的就是,垃圾分类成为了学生之间的一个“热门话题”,无论走到哪,看到什么, 总是时不时拉着朋友一起判断“这是什么垃圾”,教室里如果有同学把垃圾扔错了垃圾桶,一旁只要有同学看到,都会立刻指出。有时候还会因为因为某一样垃圾究竟该扔哪个垃圾桶而激起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对垃圾分类的要求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更逐步形成“责任意识”,只有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才能达到“人人参与、处处发生、时时监督”的理想状态。
其次,竟然发现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竟然大大减少。学校除了每天的午饭之外,在上午和下午各提供一次点心。上午通常是牛奶和干点,以前,学生会将还没喝完的牛奶以及未吃完的点心随意浪费扔掉,而现在因为严格实施垃圾分类,如果牛奶没喝完,必须先将牛奶倒掉,然后才能将牛奶盒压扁,扔进可回收垃圾桶,不少学生为了避免这样繁琐的步骤,就会选择将牛奶全部喝完,直接将压扁的牛奶盒放进可回收垃圾桶。同样的,在此之前,学生都是用保鲜袋装干点,如果没吃完,就将装着吃剩干点的保鲜袋直接扔进教室的垃圾桶,但是现在,就必须先将吃剩的干点放进湿垃圾桶,再将保鲜袋放进干垃圾桶,因此为了减少麻烦,学生会尽量将点心全部吃完。因此,实施垃圾分类,有效地降低了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
第三,自从实施了垃圾分类,学生在教室中产生的垃圾少了。原本,在教室中,学生会非常随意地丢弃用完的草稿纸、本子,看完的杂志等,垃圾桶总是满满的,但是现在,学生们知道这些废弃的纸张、书本都是可回收垃圾,可以通过回收再生将纸张重新变回纸浆,再经过一系列加工,又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纸张,他们不再随意地将这些纸张或书本揉捏以后扔进垃圾桶,而是会整理整齐后放进可回收垃圾桶或者带回家放到小区的可回收垃圾桶里。其实,学生们都知道,回收对于环保有着莫大的意义,他们也都知道纸浆来源于森林,每一棵树木的成长都来之不易,所以要珍惜身边的资源,节约用纸。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的却并不多,但是现在,垃圾分类规范化后,学生们就更加明确该如何真正地做到“环保”。
五、扩大垃圾分类行动的影响。
光是在小学生这一人群中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最终的目标是全社会都能践行垃圾分类,因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小学生这一群体,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来扩大其在社会的影响力。
从周边几个社区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不少社区采用了“物质激励”这一方法,例如建立实物与积分兑换通道,激励居民通过分类获取积分与实物,进而实现垃圾分类的推广。然后积分力度有限们只能吸引一部分对积分奖励所带来边际收益十分敏感的人群参与(主要是退休在家且退休金较低的老年人)。所以,想要从源头上推进垃圾分类,就必须重视公民责任意识的培育,弱化物质激励的手段。而学生们在家中如果能够首先带头做到垃圾分类,并且将学校中所学到的垃圾分类的要求传递给父母,那么久而久之,父母为了能在孩子心中维持良好的榜样形象,一定会按照要求,也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因此每周末,我们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观察家庭垃圾分类情况。表面上看只是一份简单的观察作业,但是孩子们的好胜心决定了这不会只是一项简单的观察作业。通过对儿童的动机内容表现特点的调查,发现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可以分为四类:①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②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未荣誉而学习;③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④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第一和第二类,低年级以第一类学习动机居多。这表明小学儿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为了能够在“反馈”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他们一定会在家中“监督”并协助父母一同做好这项工作。父母在孩子们“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也逐步将垃圾分类内化为自己的“公民责任意识”,最终真正实现全民参与。
其实,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只是早晚的事,而落实生活垃圾管理各项需求,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教育引导市民改变一扔了之的老习惯,将垃圾分类变成“新日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常抓不懈。因此,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且用自己的言行来不断扩大影响力,只有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才能让垃圾分类从“强制”走向“自觉”。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学》 作者乌莎·戈斯瓦米 译林出版社
2、《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编刘梅 副主编 国运玲 赵楠 清华大学出版社
龚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