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本想敞开面部露出口鼻汲取丝丝清凉,无奈疫情当前,我们仍要做足防护和病毒斗争。口罩俨然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平时许多不经意的习惯都可能对口罩造成污染。佩戴口罩常见的错误方式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一、佩戴口罩这些错误不能犯
误区一:露鼻子
口罩遮住嘴露出鼻,说话、打喷嚏时的飞沫就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而且自己也能畅快呼吸,真是一举双得啊!
人的呼吸道有两个出入口,一个为鼻腔、一个为口腔。遮住嘴巴只是设置了一道关卡,露出鼻子,仍然给病毒颁发了“出入许可证”。相关研究人员发现,比起咽喉和肺部细胞,新冠病毒更易感染鼻腔细胞。因此,嘴巴和鼻子都遮好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误区二:罩下巴
天太热,赶紧把口罩拉下来透透气;美食在前,迫不及待拉下口罩尝一口。
将口罩移到下巴处,这样做看似方便,但口罩的防护意义实际为0,传染风险大大增加。
下巴、脖子等部位有可能受到病菌的污染,如果将口罩移到下巴处,口罩的内侧面有可能被污染,重新戴回就可将病菌带入口鼻。此外,进食时将口罩拉到下巴处,口罩外侧面可能污染食物、手。
误区三:套胳膊
口罩摘下没地方放,直接套在胳膊或手臂上简直不要太方便!
肢体活动时,有可能被病菌污染。手臂活动范围大,将口罩套在胳膊或手臂上,口罩内侧很容易沾染到病菌。若在不需戴口罩的场合,应取下将口鼻接触面向内折叠好装在干净的袋子中,需要时再戴上。
误区四:垫纸巾
天热容易出汗,在口罩里面垫纸巾既可以吸汗又可以节约口罩,说不定还能增加过滤、加强防护,何乐而不为呢?
纸巾虽能吸水,但不能阻隔病菌。将纸巾垫在口罩里面,会使面部和口罩之前产生间隙,影响口罩的密闭性,降低防护效果;同时会增大口罩呼吸阻力,引起不适。
误区五:不更换
口罩戴了几天还挺干净,不必换的那么勤。如果你有这些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使用时间过长会降低过滤效果、增加呼吸阻力。如果一个口罩反复佩戴,会沾染一些灰尘、病菌、水汽和唾液,长期不换则不仅起不到防护,还可能产生反作用。对于我们来说,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
误区六:不佩戴
在社会没有形成人群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戴口罩等个人防护依然相当重要!
二、口罩选择及注意事项
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并遵守以下规定:
1、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2、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3、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4、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5、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6、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7、建议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以上列举的口罩“花式”戴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这样我们才能有有效的阻隔病菌,提高防护效果,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