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
语文传承的是文化,是智慧,是情感。四年级下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的“文化”“智慧”“情感”体现得尤为突出。针对本课我想用课文中生动鲜明的文字激活学生的思维,用凝练明白的语言教会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以真挚热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因此,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纵向审视课文定位
1.纵观要素
纵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相关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的“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二年级下册的“提取主要信息,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借助提示讲故事”;三年级下册的“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了解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第七单元也就是本单元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的“创造性的复述,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年级是对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的集中培养阶段。
2.单元定位
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对第四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提高和延伸。这一要素指向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部编版教材的编排循序渐进:从纵向看,三年级重在“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四年级重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了解”到“把握”,有梯度;从横向看,本册安排了两次训练,第四单元重在“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单元内部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引导学生借助课后习题一的学习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借助“交流平台”中的对话梳理方法,从“学习”到“运用”再到“梳理”,有层次。
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是具有节点意义的,标志着即将告别中年级的“学习”,走向高年级的“运用”。
3.立足本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的内容的价值取向。”本课的教学自始至终在体味、涵咏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进行在充分的自主研读与感悟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习得语文,获得了启迪,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本课教学重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一件事”到“多件事”,有递进,继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体味语言的表达形式,合理的展开想象:“你现在就是周恩来,你对伯父的话有什么疑问吗?”“你就是围观的中国人,你一定有许多问题想问,那就问吧,你想问谁?”使学生更加理解了周恩来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对周恩来从小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一博大的胸襟产生敬仰之情;而“小练笔”则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这时的语言已真正成为学生心声表达的符号,达到了语言与情感的互动共振。
二、横向思考学生差异
二、三年级学生能力的要求停留在借助一系列信息把故事讲清楚,四年级开始更多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概括文章(一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但是“多事件”的出现,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研磨确定教学目标
1.能关注主要人物,理清事件顺序,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说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试着写一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其中“能关注主要人物,理清事件顺序,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说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
四、重点研读教学环节
针对本课,我主要是抓住 “四个一”来进行教学,即“一个要素”、“一条主线”、“一段历史”和“一个特写”:
(一)似曾相识燕归来,抓住“一个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似曾相识。因为“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在二年级、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还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关注主要人物、理清主要事件,再把多件事情串联起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复习“一件事”。在导入部分,借助第四单元学习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抓住“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事件浓缩,只保留事件的中心,让学生自行概括三件事,承上启下,温故知新。
2.讲清“多件事”。注重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并适时点播说清多件事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同时,重在让学生发现,是“立志”在先,“耳闻”和“目睹”在后,这有悖于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之所以……是因为……”和“因为……所以……”的句式,把各个事件的小标题串联起来,让学生明了“倒叙”和“顺序”的写作顺序,理清了几件事的关系,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水到渠成,落实了语文要素,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习得有法、有据可依,语文要素扎实推进。
(二)道是无“情”却有“情”,抓住“一条主线”。
都说语文教学是“纵看思路一条线,横看词语成画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华不振”。这节课,就是抓住“中华不振”这一条主线组织教学的。“中华不振”是结构、重组、整合本文的一条主线、一面滤镜、一个探头。
从文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无情”,而且更能够感受到周恩来的“有情”,即爱国情。
1.“中华不振”是贯穿这节课全部教学内容的一条脉络。从整体感知,质疑“中华不振”;到悟情明理,感受“中华不振”;再到注重语用,明志“振兴中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2.“中华不振”又被锁定为本课的中教学重点。课堂上,围绕“中华不振”,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对话,如发生在租界的那一幕,做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刻加工。
3.“中华不振”还成为课堂上蓄积情感、掀起高潮的一个支点。整个教学过程被演绎为一个压抑再压抑、愤慨再愤慨的情感过程,一直到课的结尾,才让学生的情感全部释放出来。
(三)未成曲调先有情,抓住“一段历史”。
由于本课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经验离得很远,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课前应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
上课伊始,引领学生随着周恩来的脚步走进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展示帝国主义侵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一系列图片,再加上音乐的衬托和教师激情的引导、动情的诉说,学生们直面了历史,确定了本课的基调,“未成曲调先有情”。
(四)一枝一叶总关情,抓住“一个特写”。
“一枝一叶总关情”,文中“女人”的“一举一动总关情”。课文第15、16自然段是体现“中华不振”的典型特写镜头,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这一段被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此段,让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出层层推进的情感。
课堂上,通过教师范读、自由读、默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地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换位思考、动作演示,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层层推进的情感,使得学生们似乎真的亲眼目睹了妇女受尽欺凌,目睹了中国巡警的倒是非与无情,目睹了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的无奈……
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教师与学生一起书写了“惩”字: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何在?中华不振!我们只能把这愤怒深深地埋在心里。
此时,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所有学生的共同心声已是水到渠成。从心底深处唤起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产生爱国之情,树立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随着研读文本的深入,随着少年周恩来形象不断在学生的脑海中丰满,学生对自己的读书目的自觉地产生了新的思考,他们也会将自己的理想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这新的思考将带给学生新的成长动力。
以上,就是我针对本课主要抓住 “四个一”进行的教学。设计上重点突出了“几个情”:未成曲调先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一枝一叶总关情,最后我想再说“一个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盛大送我情。今后的我,要感恩,前行!
上海市民办盛大花园小学 朴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