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
认真听完朴金艳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内心中有一种情感的震撼,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这样一篇有年代感,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课文,竟然能以如此鲜活生动的形象出现,让我赞叹朴老师教学艺术的同时,情不自禁地也跟着学生一起融入课堂去思考、去朗读。“真实、扎实、丰实”是这节课留给我最深的感受。
一.真实
上课伊始,师生之间的合作并没有很默契,那是因为朴老师与学生之间还很陌生。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师生之间也逐渐同步。这个过程就是十分真实的课堂。
二.扎实
1.教学目标制定扎实
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及书后练习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适切、精准。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也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做到了目标与内容设计的一致性。
2.语文要素落实扎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与本册教材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一脉相承。课堂上教给学生关注主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精练的板书,让学生有法可依。
3.人文主题落实扎实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出自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朴老师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从内容上看,课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奉天的热闹非凡;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之一振的胸怀和报负等。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朴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伯父担心,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妇女惨遭欺凌,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中华不振”引导学生寻找文中能够体现“中华不振”的词句,从字里行间发掘主人公的当时的心情,从而对文章的各个场景进行梳理。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以此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得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更让学生明白了“中华不振”就是周恩来立志的根本原因,也进一步理解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情怀。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也给我们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带来一种新的思路:找准切入点,长文短教。
三、丰实
1.人物形象丰实
本文描写的是少年周恩来的故事,体会少年周恩来伟大的志向与开阔的胸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尽管课堂上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感受“中华不振”,但感受的最终结果是体会周恩来心系祖国的人物形象。为此,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角色,站在主人公的视角引导质疑。如“听了伯父的话,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再如“看着租界的一幕,你有什么想问的?”朴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体验、探究的氛围,引领着学生主动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时,拓宽文本,整合资源。教学中,朴老师立足教材而又没有局限于教材,她整合了多种课程资源充实进课堂教学中来。如:利用图片和资料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在中国的土地上华人如狗,中国割地赔款,外国人践踏中国土地、蹂躏中国人的历史背景。以此让学生对少年周恩来当年亲眼目睹的场景有真切的感受。至此,人物形象也就丰实了。
2. 情感体验丰实
语文课以读为本。在这节课中,朴老师注重学生有质量的朗读。如对词语“中华不振”感情色彩的把握,还有几次复沓朗读都十分精彩。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角色,所以一次比一次读得好,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愤怒”“不公”“伤心”及周恩来立志的决心。
整节课,朴老师真情流露,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或悲伤或愤怒或高昂或低沉,都深深地打动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尤其是背景音乐的使用,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文本的情感也在朗读和感悟中不断升华,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在学生握紧拳头铿锵有力的朗读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也在孩子们心中生根了。朴老师在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从小树立了为国家富强、名族振兴而读书的志向,很好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顾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