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温变化大,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是一些肠道传染病高发期;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除了气温的变化,小朋友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在换季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少生病呢?今天我们们就来了解一下秋季传染病的预防,请大家快快关注起来吧!
1、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9℃,然后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2、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高热还会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部,腹部和四肢疼痛。发病2天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出现在软腭,扁桃体,舌头等部位。
3、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流感对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
四季均有流行。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一般预后良好。
“换季就生病”像个魔咒一样,在秋季时常出来“骚扰”我们,那么如何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呢?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外,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1、健康饮食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
2、注意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尽量用流动的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勤通风,保持生活、学习环境的空气流通。少聚集,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佩戴好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养成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3、充足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
4、加强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秋冬季节,病毒来势汹汹,我们一定要警惕这几种超活跃的传染病,如果发现疑似上面的这些症状,应尽快去看医生,对症下药,避免延误病情。
秋冬季节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