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是极其有趣的,有时候也许你会对周围的人或者环境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时候你又会因眼前所见而忆起完全不同的场景,有时候你又会觉得“话到嘴边又忘了要说什么”。
这便是属于我们人类独特的记忆。记忆力和很多因素都有关。今天王老师就给大家带来9个关于记忆的趣闻,一起来听听吧
1、情绪会扰乱记忆力
如果回忆时的情绪与最初记忆时的情绪相同,则回忆成绩较好。例如,记忆是在心情欢乐时获得的,如果在欢乐状态中进行回忆,大豆比较容易回想起来。但如果在忧伤的心情下回忆,回忆成绩明显较差。不良情绪主要指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同时也影响我们的记忆,导致出现记忆力减退。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生气,不抱怨的同时还不会影响你的记忆力。
2、突然“卡壳”不是记忆力下降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话到嘴边又忘了说什么。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大脑健康专家认为:30岁过后,大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自然下降。储存信息的大脑细胞并没有死亡,只是被激活的速度放慢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记忆力的下降。
3、有氧锻炼可提高记忆力
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更有效地输出血液,也就有更多的血液输送到大脑部位,促进了新的毛细血管和大脑细胞的生长。2011年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次,每次40分钟快步走的老年人在一年后的海马体体积增长了2%。
4、压力会挤占记忆空间
适当的心理压力可以增加我们的记忆力,但是过度的心理压力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压力大的人群在回忆测试中的表现较差,其大脑内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右侧的体积会有所缩小。
5、大脑爱打盹
保证良好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也是提升记忆力的好办法。出现失眠,睡眠质量不好的朋友,记忆力也会有所减退。人的睡眠是休息的保护,如果人得不到休息,那么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与注意力。45分钟午睡后,大脑回忆信息的能力会增强5倍。
6、并不存在被定格的记忆
很多人认为有些事件的细节会像照片一样留存在他们的脑海中。美国贝勒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的主任查尔斯?韦弗博士解释:人们的记忆就像一篇不断编辑的记叙文。
纽约大学的研究者对经历“9?11事件”的3000多名美国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大约有60%的人在一年之后仍记得很多细节,但3年后,这一比例降至50%,这说明“闪光灯式记忆”并不比其他类型的记忆更准确。
7、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真的
韦弗博士解释:这是一种基于熟悉感的反应。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气味或感觉引发了相关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记忆,让人对周围的环境或人物产生了一种熟悉感。
8、某些方面,大脑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
研究表明:“晶态智力”是人们后天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晶态智力”在人的成长阶段都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直到六七十岁时才达到峰值。尽管年轻人的大脑处理速度更快,但老年人可以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走捷径。
9、女性更善于回忆事情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在针对一群年龄在30~95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的调查显示:男人的年龄越大,他们的记忆力下降得就越快,这种效应在40岁过后更为明显;相比之下,女性在衰老过程中的海马体体积相对较大。挪威学者在2013年对4.8多万名男女参与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女性在回忆名字、日期和计划等内容时更有优势。
这些关于记忆的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我们的大脑也真的很神奇哦。我们下期再见。
知心姐姐 王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