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美国加州地区参与影子教师项目。当时的我,曾感叹美国小学一位老师包班,上午两小时上Literature Arts, 两小时上数学,下午两小时Science。孩子们一年换一个老师,学习的科目比较单一,老师工作量大,似乎不如中国的分科教学课程丰富高效。
近期,在王校长号召老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理解项目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才有点醒悟。想起当时看到美国学校四年级的全体学生有一天的活动Immigration Day。早上,孩子们穿着各自的传统服饰到校,一大早她们都不像往常那样进教室,而是在操场上排队,一个个来到一个桌子前,一位老师化身为“签证官”,问了各类问题,如“你的职业?”你打算去美国干什么?你带了多少钱?”等等,待学生一一回答后,这位签证官就在“护照”上盖上了“允许出境”的红章。孩子们随后被之引导操场的领操台上,此时台上已挤满了。只听一位男老师把整个领操台用麻绳围了起来,大喝一声“启航了”,就标志着开向新大陆新世界的船出发了。随后,这位老师像领航员,一会是“船遭遇大风浪,暴风雨”,一会儿是“船舱里有人感染风寒”。学生们伴随着这些话语,或是一起随船摇摆身体,或者蹲坐在地坐痛苦状,还有学生拿出带的小零食啃食。不知过了多久,船长一声令下“前面就是美国”,孩子们再次激动起来,有序下船后,便到了“爱丽丝岛”,先来到一个大厅,在大厅里等待入境官员介绍美国,并问一些相关问题,如“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答得出的孩子可以优先去体检,体检就是到另一个教室,有“医生”为她们做身体检查,甚至还有检查身上是否有跳蚤,体温是否正常,如有人不舒服,就请他在旁边休息待深入检查。直到完成体检,她们才正式进入美国,来到“火车站“,看着火车售票处的各地的票价,她们需要根据自己带的钱购买火车票去各地。最后一个教室,每个桌子上摆放了怀旧的信纸和羽毛笔,有美国西部怀旧音乐作为背景,请学生们写一份信来告知家乡的亲人,自己已经到达美国并且安顿下来了。整个过程下来,上午的时光就过去了,午餐的食物,就是学生带来的各自祖籍国家的传统美食,标识牌上清晰的向食客们展示什么国家的什么美食。
当时的我看了个热闹,但这整个过程我也深刻地体验了一把美国的移民历史,相信孩子们的体会比我更深刻。现在细想起来,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了移民的过程,还包含了语言艺术、数学应用、地理、历史、卫生健康、美食、涉外文化等各个专业领域和学科的相关内容。而在当地的四年级教学内容中,当时正在学习的就是美国历史、加州地理、两位数进退位加减法等等。这个活动,就是以“Immigration”为主题,将各个学科的内容融合到一起,在一系列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生长出新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材也以主题引领,单元为划分,语篇为依托的。研读课标和教材,挖掘教学内容的与人价值,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英语组的老师们也在尝试突破单个学科的壁垒,将“育人”作为整体的立体的完整的思考立场,来设计英语学习活动。
小学低年级英语跨学科活动实践案例——Mid-Autumn Festival
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参考新课标,结合每年学校传统的中秋活动,教师设计了Mid-Autumn Festival的 Fun reading学习,进一步实践跨学科活动,延续传统节日教学,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一课中备课组探索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学科融合:
1. 朗朗上口,乐动课堂
老师们找到一首朗朗上口、韵律感很强的中秋英语歌曲,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在早读和课前吟唱。这首英语歌曲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中秋的节日情境,让学生们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使中秋主题的英语学习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品尝月饼,品味文化
学校每年都会给每位学生送上一盒精美的龙华寺月饼,并教导孩子们要学会和家人分享,寓意团圆。老师们将这些内容也糅合进了这一课中,教会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从学校带回月饼的喜悦,简述“分享”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同时,老师也借助校园里的桂花树,让学生们去闻、去赏,切身感受中秋金桂飘香的情境,以此激发出学生们的表达欲。学生们有感而发,就能自然而然地调动起积累的词汇去描述和表达,才会愿意用英语谈论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3.“画”出想法,“美”在表达
老师们又用精美的简笔画将语段装饰起来,做成绘本页面的样子。学生们在设计自己的绘本前,要回忆参与的节日活动,回味快乐的节日气氛,以此巩固并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实现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文化意涵的理解,逐渐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跨学科整合绝不是把几个学科相关的内容拼凑到一起,更不是饭桌上的沙拉拼盘。教师要跨出去,跨到真实情境中,教师还要跨进来,跨入学科立场。不是浮于表面,止于导入,而是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将课程与课程真正结合起来。
小学高年级跨学科活动实践案例
中高年级学生在牛津教材和AS教材的学习中,期望的英语学习活动应该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沉闷枯燥的。因此,教师需要从多渠道、多维度、多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英语,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同时英语组的老师们一直在充分挖掘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如何创新性地设计并组织小学英语跨学科学习活动这一课题值得教师进行思考和研究。
在3AM4U1Insects这一课中,教师融合了自然学科。在英语课堂走进自然,通过不同物种的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话题。 在学习不同昆虫词汇和描述其外观句型的同时,也了解了昆虫的显著特点和典型物种。
在AS Life in the past这一主题中,融入了历史学科与信息资源。教师在网上搜集有关介绍作者Samuel和当时他所记录的有关伦敦大火的英文视频,带着孩子们在英语课堂中回顾历史,了解1666年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火灾,在了解火灾的起因和影响时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孩子们在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中自然的走进英语课堂,开拓视野。
在5BM3U2Weather这一课中,主题涉及“种植与养殖,热爱生命”这一话题,具备很强的跨学科融合特征。备课组曾在五年级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冬奥会时,涉及有关中国非遗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当时只是浅尝辄止,孩子们就已经充分展现了对二十四节气的强烈兴趣。教师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抓住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通过观看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视频引出话题,让学生了解有关农事活动的重要节气并理解认读节气。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感知节气是古人辛勤劳作和智慧的结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借用现有的情感体验以及意境的培养,实现文化外于行而内于心。
在学习写话时,为帮助孩子拓展视野,教师们尝试扬创新之帆。在以往的学生优秀范文中加入了一篇ChatGPT根据写话大纲要求自动生成的写话。通过这个辅助性工具,让学生了解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纲要求,组织写话思路;同时通过与学生优秀范文的对比,学生也明白它不能完全代替人的思考能力。
因此,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载体,让他们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将语言学习融入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做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涉及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跨学科目标,核心素养目标七个维度的学习目标,多维学习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可见跨学科整合对于英语学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扩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活动中,提升英语能力。
以上是英语组在主题式学习活动设计方面的一点粗浅的思考和尝试,在接下去的教学中,英语组将以此为研究和实践的专题,深入学习、提高理解,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提高跨越学科壁垒的主题式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同时,教研组还打算在新学期策划和组织盛大的“英语节”综合主题活动,希望得到各学科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为盛大的学子们创设出一个个体验充分,学中用,用中学的精彩活动,让盛大学子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