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
【摘要】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的创新单元,单元内每个部分有机整合,相互衔接,聚合性构成单元整体。通过统整:“关系图”厘清关联巧架构;共融:“对接链”习得表达融运用;提升:“小妙招”活学活用提实效三大导学策略,以单元统整的方式架构习作单元教学,从教学生“写什么”转向“怎么写”,引领学生在习作单元的学习中螺旋上升,不断夯实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单元 统整教学
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的创新单元,它以语文要素为统领,习作资源为内容,习作训练为过程,习作成果为重点,通过单元内每个部分有机整合,相互衔接,聚合性构成单元整体,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怎样组织好习作单元的教学,诸多前辈都在探索,笔者以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谈谈如何通过统整、共融,进一步明晰习作单元教学目标,找准习作单元导学核心,从而更好发挥习作单元整体教学功能,助力学生实现“言语、表达”能力双提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是“写说明性文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习作要素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根据教材要求,在评价学生习作成果的时候要求从“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三个方面展开,这是学生第一次写说明文,对于“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肯定是本单元的习作能力重点难点之处,那么学生对于“把一样事物写清楚”有没有基础呢?起点在哪里?这就要求我们先梳理,厘清教材编排体系。
一、统整:“关系图”厘清关联巧架构
习作单元是以单元合力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专项习作能力。教学中应该是整体架构的,力求实现读写价值的最大化。
(一)整体建构,聚焦“体系图”
习作单元自成体系。内容包含“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部分,板块间联结紧密,互为贯通,相辅相成:“精读课文”习法,“交流平台”明法,“初试身手”练法,“习作例文”得法,“习作”用法,这些内容是发展关系,教学中要体现“统整”的教学路径。
图1
以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上图为单元整组“体系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习作要求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围绕习作教学目标,所编选的两篇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旨在帮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认识说明性文章。《交流平台》则以统整、辨析的方式,对这两篇习作例文的表达方法进行了梳理。《初试身手》所设置的两道训练题,则引导学生紧扣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收集,并通过改写经典散文片段,以感知说明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几种常见的证明方法”,以及“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最后才是单元习作,因此,教学中应该树立单元整组意识,引发学生经历从阅读到写作的无缝过程,实现“学习——模仿——实践”的迁移运用。
(二)整合联结,关注“序列图”
习作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习作单元,从纵向上看,体现了习作知识与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和发展性。教学中,需要前后联结,关注统编教科书整体习作能力编排序列,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此基础上,充分借助单元整体性的功能,勾连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将一个个零散的习作训练点串联起来,实现学生习作能力阶梯式发展。
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第一次提出“说明文”这个概念,正式学习说明文,并尝试写说明文。但其实,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接触过一定的说明性文章,比如《赵州桥》《纸的发明》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也对说明性文本的说明方法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体悟。
图2
再聚焦习作要求“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的基点是“观察”,学生对于观察以及搜集资料不是零起点的。从上面“序列图”中可知,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习作基础,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将观察所得写下来,同时能够在观察中关注事物的变化,将自己的观察过程完全地展现出来。由此,可确定本单元习作目标是在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整合所有资料的基础上,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和维度,运用相应的说明方法,把这一事物的主要特点揭示出来。
二、共融:“对接链”习得表达融运用
统编教科书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阅读铺路,由读到写,是统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编排特点。”也就是说习作单元强调在阅读中学表达,五大板块如同经典拳法招式有机统一,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可以对它们进行相机融合,巧妙穿插,灵活运用,分散训练任务,做到及时、适时,有效迁移,有重点地帮助学生搭设习作支架,突破习作难点,从而助力学生顺利完成单元习作。
(一)板块链接,从读学写,凸显“价值”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作为样本供学生学习,它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凭借,既为学生体会“怎么写”提供鲜活素材,又为学生完成单元习作提供经典样本。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初试身手进行无痕链接,从而凸显说明文的价值。
如学生在学习精读课文《太阳》时,对“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用,如何用等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随后趁热打铁,通过“教——扶——放”的设计思路,与初试身手第一部分相结合,引导学生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写塔的特征,或者是写写自己想介绍的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二)对比链接,体悟表达,延展“思维”
习作单元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经常性地进行前后勾连,类比品鉴,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多角度去真切体悟、尝试迁移,从而丰富习作的经验,逐渐延展习作思维。
精读课文《太阳》与《袋鼠》,分别是常识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典范。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流你更喜欢哪一种文本语言,说说你的理由。并借助表格进行可视化、显性化的呈现,通过比对,进而体会不同文章的独特风格和写法。
图3
(三)文体链接,发现秘钥,彰显“风格”
在习作单元教学时,还可以让单元间的课文建立连接,促使学生的大脑神经元建立链接,提高学习实效,引导学生从模糊笼统走向具体针对,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白鹭》是五上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精读课文《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学习中,学生会发现,前者重在抒发作者对白鹭的思想感情,后者主要介绍太阳的特征;前者语言优美,抒情,后者语言精准,清晰,前者多种修辞,充满诗情画意,后者多用基本的说明方法。文体间的类比之后,再让学生尝试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促进学生由积累之“知”向实践之“行”转化。
也就是说,在本单元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对接链”,根据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分散到了每节课中,使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有训练的重点,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进而“梯度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提升:“小妙招”活学活用提实效
习作单元的教学,致力于形成“感受——归纳——运用”的逻辑系统,最大程度彰显习作单元中各个板块的功能价值,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基本环节入手,展开综合性、序列性的实践训练。当然,这中间笔者也关注到了一些亮点之处,形成了 “小妙招”,希望能凸显单元课文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达成单元习作的整体要求。
(一)“放大镜”细探批注,关注习题
习作例文是学生习作前的知识储备和方法迁移,是习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再次对习作方法的发现、归纳和迁移。教材选用的习作例文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方法,用好例文资源。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拿起手中的学习“放大镜”,在学习两篇习作例文时,可以把关注点放到习作例文的批注和课后思考题上。如《风向袋的制作》的批注,虽然仅有三处,却从文章结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三个方面,分别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写法。
(二)“对照表”互动修改,完善拓升
根据教材要求,在评价学生习作成果的时候要求从“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三个方面展开,基于此,此次习作的修改要求同样如此,此时,对照单元内的篇篇样本范例,带领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多走几个来回,进一步明确修改的方法和方向。
如习作板块的要点之一是“能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但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多学生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此时,适时借助习作例文《鲸》,该文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在学生深入体会,深度学习,互动启发的基础上,请学生对照课文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从而实现教材价值最大化。
(三)“展览会”展示成果,体会用途
细观统编教材,每个年段的习作都强调分享,通过分享,不仅能促进学生个体表达能力的成长,还能在分享中让他人感受作者的表达愉悦,形成表达上的共鸣。
说明文习作完成后,首先可以邀请学生在习作小组内分享,不断深化学生对说明性文章习作方法和语言表达的认识。随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在班内举行“展览会”,学生把自己所写的事物介绍给他人,让别人对自己介绍的事物感兴趣,并获得相关知识。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像蚌壳中的珍珠一样,一点点磨出了光芒,并切实感受到说明性文章的价值所在。
总之,统编教科书习作单元活动性很强,指导性明确,教师不仅要关注其教材的功能,更应发挥其“学材”的功能,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用足教材,以单元整组为统整,读写融合,关注表达,引领学生在习作单元的学习中拾级而上,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夯实写作知识以及内在写作素养地形成。
参考文献:
[1]石芳砚:《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排分析课程教学研究》[J],2019(10).
[2]余楠:《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3]沈建方、倪潮红:《以语用实践为指引,解开文本读写的奥秘》[J].教学月刊,2018年第10期.
[4]陈艳梅. 基于学情视角下的统编版习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 阅读, 2021(10):19-20.
[5]冯发柱. 习作单元教学之我见 ——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 小学语文, 2021(10):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