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教学初探 - 内容 - 盛大花园小学
教学科研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教学初探

作者/来源:成琳    发布时间:2024-11-04

——以牛津1BM2U1 Toys I like为例

摘要:本文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以沪教版小学英语教材1B Module 2 Unit 1 Toys I like单元为例,从教学目标、过程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索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从“玩具育人”理念出发,立足学情,从语篇、语言和文化三个层面,科学设置了知识、能力、情感、思维并重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学用结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精心设计了由感知、梳理到运用、创新的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语言。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上,秉持全面性、发展性、多元性原则,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和改进功能,实现了教、学、评的紧密融合。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拓展了研究视角;在实践上为统筹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提供了科学参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 单元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

一、引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死板等,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教学的实际效果[1]。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所谓“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实现教、学、评的高度统一[2]。这一理念强调评价不是教学的附属品,而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Boud(1995)[3]率先提出将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强调评价应服务于学生学习。此后,国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原则和策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李琼(2012)[4]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提出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刘建军(2016)[5]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强调评价应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导向。将评一体化理念引入英语教学,有助于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仍有待深入。实证研究相对匮乏,缺乏可操作、可推广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实现教、学、评的统一。其核心理念是“评价即教学,教学即评价”,强调评价与教学的同步性、互动性和一致性。具体而言,教学评一体化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目标导向。教学评一体化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评价内容、方式、标准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过程融合。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评价不是教学的附属品,而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多元、及时的评价反馈,实现教学与评价的良性互动。

   三是主体多元。教学评一体化倡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评价的主体。多元评价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客观评价他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末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1989年,英国学者Sadler提出“形成性评价”概念,强调评价要服务于改进学习[6]。此后,Black和Wiliam(1998)系统阐述了形成性评价理论,指出评价应嵌入教学过程,通过即时反馈改进教与学[7]。可以说,形成性评价思想是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雏形。进入21世纪,教学评一体化研究进一步深化。Carless(2007)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提出“学习导向评价”理念,强调评价应以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设计[8]。Taras(2009)进一步指出,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是明确教学目标,评价手段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9]。这些研究丰富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拓展了其实践路径。

   我国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次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制度”,为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指明了方向[10]。此后,国内学者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特征(郑玉琴,2005)、实践策略(王坤庆,2012)、实施路径(李琼,2016)等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11-13]。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促进教学评一体化”作为重要举措,推动了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14]。2020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一步强化了育人导向,把"立德树人"作为英语课程的根本任务,强调英语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进一步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以发挥育人功能。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引入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构建“目标明确、过程完整、评价科学”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英语教学面临“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等突出问题,需转变教学评价理念,实现教学与评价的融合。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首先,英语教学强调语言实践,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特征明显,为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其次,英语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多变,为开展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广阔空间。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如运用在线学习平台实现教学和评价的无缝衔接。

三、新课标导向下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本章拟从理念目标、内容目标、学情分析和目标制定四个维度,探讨基于"教"的目标设计流程与策略,力求为后续的“学”和“评”提供明确指向。

(一)理念目标:明确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统帅。Scrivener(2005)指出,教学理念回答了"为什么教"的问题,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质量[14]。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给出的课程内容要求,就一年级Toys I like单元教学,笔者认为可以玩具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通过玩具话题可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围绕玩具主题引导儿童表达喜好,分享体验,在真实语境中习得语言,得体表达,同时培养礼貌、友善、欣赏等品质,实现语言能力与人格养成的统一(参见图1)。可见,明晰“玩具育人”理念,有助于合理界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1.png

图1 “玩具育人”教学理念

(二)内容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把握教学内容是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教学内容分析应围绕语篇展开,挖掘语篇的语言要素和文化内涵[15]。对Toys I like单元,笔者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出的What-Why-How三个维度解读语篇,并以语篇四为例阐释教学内容。

1.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回答What(语篇类型)、Why(语篇功能)、How(语篇结构)三个问题。What方面,单元语篇以对话为主,还包括独白、儿歌、表格等多种题材,话题贴近生活。Why方面,语篇以描述个人喜好、礼貌交际为主要功能,兼顾信息介绍、观点陈述等。How方面,语篇多围绕"I like..."句型展开,结构简明,语言地道,易于操练(详见表1)。综合分析语篇有助于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表1  Toys I like语篇分析(What-Why-How)

语篇

What(类型)

Why(功能)

How(结构与语言特点)

语篇一

独白

描述个人喜好

基于"I   like..."句型,列举喜欢的玩具

语篇二

对话

礼貌交际(问候)

围绕"What's   this/your name?""Is it."展开问答

语篇三

儿歌

巩固词汇句型

重复"I   like..."句型,突出big/small、good等形容词

语篇四

对话

表达喜好,购物

"I like..."+"Here   you are."串联,语言真实

语篇五

表格

呈现信息

罗列人物喜欢的玩具,突出my/the用法区别

2.语篇案例

   案例中的语篇呈现了一个真实有趣的玩具购物情境。经分析,该语篇可分为三个语义单位(参见下图2):

2.png

图2 “玩具育人”教学理念

-单位1:问候、观察。售货员和孩子打招呼,孩子浏览玩具。暗示交际功能。

-单位2:表达、获取。两个孩子用"I like the..."表达各自喜好,获得心仪玩具。强调语言形式。

-单位3:展示、介绍。两个孩子用"I like my..."相互展示新玩具。关注语用策略。

   可见,语篇四涵盖了日常交际的多个要素:礼貌用语(Can I help you?)、意愿表达(I like the...)、礼物赠予(Here you are.)、事物描述(It's super!)。语境真实,对话流畅,蕴含购物礼仪文化,教学价值高。教师应在语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对话脉络,感悟人物心理,在真实语境中习得语言。

(三)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Brown(2002)指出,教学必须立足学情,照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水平和学习需求[16]。结合Toys I like单元,笔者围绕学生特点(Facts)、学习难点(Problems)、教学策略(Solutions)分析学情。

3.png

图3 明确学情

1.学生特点:Facts

一年级学生处于儿童早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自我意识明确,乐于表达个人想法

-兴趣广泛,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

-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易分心

   因此,教学设计应强调趣味性、互动性、多样性,提供表达机会,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学习难点:Problems

   经实践,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可能遇到以下难点:

-I like the...和I like my...的区分

-the和my的用法

-描述性形容词的运用

-连贯表达个人喜好

   教师应做好学习困难预设,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实现目标。

3.教学策略:Solutions

   针对上述学情特点和学习难点,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参见底稿图):

-利用实物、图片、表演等调动学生多感官,吸引注意力

-创设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互动情境,激发参与热情

-通过对比、类比、归纳等引导学生辨析the和my的异同

-提供描述玩具特征的句式、词汇搭配,引导巩固运用

   总之,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石。唯有立足学情,才能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

(四)目标制定

   笔者遵循“语言、文化、思维、学习能力”并重的原则,制定了Toys I like单元的教学目标。

4.png

图4 明确教学目标

1.目标设计原则

-目标导向。聚焦语篇话题,突出语言功能,确保目标指向明确。

-综合统筹。统筹语言、文化、思维、学习能力各维度,实现目标的综合性、均衡性。

-可测可达。目标表述具体、可操作,方便后续教学评价和反馈。

2.语言目标设计

-能听说理解常见玩具词汇,运用I like...句型表达个人喜好。

-区分I like the...和I like my...用法,在语境中恰当运用。

3.文化目标设计

-了解西方儿童玩具文化,感受中西玩具异同。

-学习礼貌交际用语,培养友善、礼貌的交际品质。

4.思维目标设计

-通过观察比较,辨析my和the的异同,发展比较归纳思维。

-运用条件推理(喜欢什么-选什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5.学习能力目标设计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表演,提升合作交流能力。

-运用表格、图示等方式整理语言要点,提高学习迁移能力。

   总之,教学目标制定需统筹语言、文化、思维、学习能力各维度(参见图5),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方向和遵循。唯有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单元教学价值,达成知识、能力、情感、策略的综合培养。

5.png

图5 Toys I like单元教学目标体系

四、过程设计

   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指引下,教学方法设计应立足学生视角,聚焦"学生如何学"这一核心问题。本章拟从语境创设、英语学习活动观、活动目标一致性及主题意义关照四个层面,探讨基于"学"的方法设计路径,力求为"教"的落实和"评"的优化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一)语境创设

   语境创设是英语教学的逻辑起点。Ellis(1999)指出,语境为语言学习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和使用环境,决定学习的起始和方向[17]。对Toys I like单元,教师采用多元方式创设玩具语境(参见图6),具体体现在:

6.png

图6 教的语境创设

-利用实物、图片、音频等多感官要素,还原玩具商店场景,增强语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通过Big or small?What's this?等话题导入,唤起学生已有玩具经验,引发求知欲望。

-借助表演、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玩具选购过程,获得情感共鸣。

   可以看出,教师基于单元话题精心创设语境,为后续语言学习打下基础。在玩具语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语言学习的起点和方向也更加明确。多元、立体、动态的语境,使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成为自然而然的过程。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

   学习活动是语言习得的直接载体。新课标倡导“学用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学生在探究语言、应用语言的过程中理解语篇、建构知识、内化技能。本节拟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从学习理解类和应用实践类两个维度设计教学活动(详见图7)。

7.png

图7英语学习活动维度

1.学习理解类活动设计

   学习理解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梳理语篇、整合知识,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内化。对本单元,笔者设计了观察感知—梳理归纳—概括整合三个层次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8.png

图8 活动与目标的一致性

-观察感知: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中的关键词句,如I like...句型、玩具词汇等,初步感知语言形式。

-梳理归纳:通过分类、对比、归纳等,引导学生梳理归纳I like后接the和my的异同,加深语言认知。

-概括整合:引导学生概括语篇的主要内容(如角色、事件、态度等),整合语言要点,实现语言建构。

   以语篇四学习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圈画、标注I like及玩具词汇,感知语言形式;再通过句型操练、演绎等帮助学生辨析I like the和I like my的差异;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对话内容,概括语篇要点,理解语篇内涵。学习理解类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主动感知、梳理、整合中完成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应用实践类活动设计

   应用实践类活动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迁移运用到实际语境中。对Toys I like单元,笔者设计了操练模仿—表达运用—评价反思三个环节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9.png

图9 活动与实践主题

-操练模仿:通过句型操练、歌曲演唱等引导学生模仿使用I like句型,内化语言结构。

-表达运用:借助“我的玩具店”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句型介绍玩具、表达喜好。

-评价反思:学生互评玩具介绍的准确性、流畅性,教师及时反馈,优化语言运用。

   以"我的玩具店"活动为例(参见图9),教师先带领学生反复操练I like句型;随后布置学生开设自己的玩具店,介绍并"售卖"心仪的玩具;最后组织学生互评,引导反思,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在表达运用中,学生主动将语言知识迁移到类似情境,在评价反思中查漏补缺、巩固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强化。可见,应用实践类活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让语言学习发生在"玩中学、学中用"的生成性过程中。

(三)活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与教学目标的匹配度。对Toys I like单元,笔者基于“语言-文化-思维-学习能力”四维目标(参见第1章),精心设计了与目标契合的学习活动(详见表2)。

 

表2 Toys I like单元活动目标一致性分析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

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

学习能力

学习理解类

感知"I   like"句型,辨析"my"和"the"的用法

了解玩具词汇,感知玩具选购礼仪

比较归纳"my"和"the"的异同,梳理语篇逻辑

借助表格整理语言要点,辅助语言理解

应用实践类

模仿操练"I   like"句型,运用到具体语境

模拟玩具购买,运用礼貌用语

根据个人喜好选购玩具,发展选择性思维

开设玩具店,同伴互评,提升表达交流能力

   从表2可以看出,学习活动与教学目标在语言、文化、思维、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均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语言方面,感知辨析与模仿运用并重,确保语言知识教学落到实处;文化方面,玩具词汇学习与礼仪行为体验兼顾,拓展了文化视野;思维方面,比较归纳与选择性思维训练结合,强化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方面,自主梳理与合作表达统筹,实现学习能力提升。可以说,学习活动的目标指向性确保了Toys I like单元“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的有机统一。

(四)活动对主题意义的关照

   教学活动设计应紧扣单元主题,引领学生探究语言背后的意义。Toys I like单元围绕“玩具”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语言文化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玩具喜好,感受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在玩具选购中学会礼貌交流,培养友善、礼貌的品质。

-欣赏他人的玩具选择,学会尊重差异,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

   总之,Toys I like单元在语言知识习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情感、培养品德、形成价值观。语言不再是孤立的符号系统,而是表达意义、传递价值的人文载体。可以说,Toys I like单元教学不仅仅是玩具话题的英语学习,更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玩具育人”实践。

五、评价设计

(一)评价目标与原则

   评价目标决定评价活动的方向。对Toys I like单元,笔者立足单元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设置评价目标(参见图10),具体包括:

-评价学生对单元重点词汇、句型的掌握程度(知识维度)。

-评价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技能维度)。

-评价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维度)。

10.png

图10 Toys I like单元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的达成有赖于科学的评价原则。本单元评价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性原则。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维度,既看“学得怎么样”,也看“用得怎么样”。

-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突出个人纵向比较。

-多元性原则。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形成评价合力。

(二)评价内容与标准

   基于评价目标与原则,笔者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设计了Toys I like单元的评价内容与标准。

1.语言知识评价

   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评价聚焦词汇、句型、语法三个层面。评价内容涵盖了词汇听说认读、I like句型造句运用、I like the和I like my的辨析等。评价时可通过连线、选择、拼读、翻译、造句等形式,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初步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知识评价要避免孤立、机械的考察,要注重融入具体语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等设计情境性任务,如“介绍新玩具”“买玩具时想想说什么”等,在任务参与中评价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情况。

2.语言技能评价

   语言技能评价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对本单元,笔者聚焦听、说、读三项语言技能展开评价。在听力方面,主要评价学生对课文语篇、玩具词汇的听辨能力;在口语方面,重点评价学生用I like句型介绍玩具、表达喜好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方面,主要评价学生获取语篇信息、理解语篇要义的能力(参见表4)。

表3  Toys I like单元语言技能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听力理解

能听懂课文语篇,指认出关键词句和语篇要点

口语表达

能用I   like句型介绍玩具,语音语调正确,表达流畅

阅读理解

能借助图片、表格获取语篇信息,理解要点大意

   语言技能评价应立足真实语境,引导学生开展实际交流。教师可设计“玩具介绍会”“我最喜欢的玩具”等口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境对话、角色扮演中展示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可借助填表、连线、判断等形式,评价学生在语篇阅读中获取信息、把握要点的情况。

3.情感态度评价

   评价不应局限于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塑造。本单元以"玩具"为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涵。评价时,可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以及表现出的友善、礼貌、欣赏等品质(详见表4)。

表4 Toys I like单元情感态度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学习兴趣

乐于参与语言实践,主动使用英语表达

交往品质

礼貌提问,友善交流,欣赏他人

合作意识

乐于分享,积极配合,谦逊有礼

   情感态度评价应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教师可在课堂观察、提问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表现,运用称赞、鼓励等积极评价,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可引导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反思自我,相互欣赏,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

(三)评价方式与反馈

   评价方式是评价活动的具体实施形式。本单元拟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及时反馈指导教学实践。

1.形成性评价与反馈

   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及时诊断学习状态,改进学与教。在Toys I like单元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提问、练习、自评互评等方式实施。如在导入环节,教师观察学生对big/small等词汇的感知情况,及时调整语速、语调,帮助学生听音辨义;在操练环节,教师检查学生I like句型的套用情况,分层指导,保证语言输出正确、流畅(参见图11)。

11.png

图11 评价效果目标

   形成性评价的关键在反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反馈,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

-表扬进步,激发兴趣。对参与活跃、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增强自信。

-示范引导,矫正偏误。对句型使用不够准确的学生,通过示范引导帮助改进。

-追问启发,深化理解。对语篇把握不够透彻的学生,追问要点,引导思考。

   学生的自评互评也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可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我表现,用简单的手势、表情等评价同伴,学会相互欣赏,共同进步。

2.总结性评价与反馈

   总结性评价在单元教学结束时实施,旨在全面考察教学效果,检验目标达成情况。对本单元,可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总结性评价,采取纸笔测试、课堂展示、活动观察等多种形式,并给出综合性评语。

   在语言知识方面,可通过听音选图、连线匹配、等客观题评价词汇、句型掌握情况;在语言技能方面,可通过小组对话、故事复述、阅读理解等开放性任务评价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可参考学生平时表现,结合自评互评,给出个性化评语。评价后,教师还要开展测后讲评,梳理知识要点,剖析共性问题,巩固提升学习效果。

六、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牛津版小学英语1BModule 2 Unit 1 Toys I like单元为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维度,探索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本文基于“玩具育人”的理念,从语篇、语言、文化、学情四个层面精准分析教学内容,并围绕语言、文化、思维、学习能力目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既关注语言知识技能,又重视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既注重学情分析,又强调目标的可测性、达成度。可以说,Toys I like单元的目标设计实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有机统一,为教学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秉持“学用结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围绕语境创设、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从感知、梳理到整合,从模仿、操练到创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巩固,实现了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同频共振。同时,教学活动紧扣单元主题,引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领悟善意友好、礼貌待人的为人之道,彰显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语言教育内涵。

   在教学评价设计方面,本文坚持全面性、发展性、多元性原则,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构建了科学细致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值得一提的是,评价设计始终聚焦单元目标,力求实现目标导向、过程参与、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学生在评价参与中充分感知评价目的,调整学习策略,教师通过评价反馈也能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与学、生与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琼.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46-48.

[2] 刘建军.教学评一体化: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路向[J].外语教学,2016(2):33-38.

[3] BOUD D.Enhancing learning through self-assessment[M].London:Kogan Page,1995.

[4] 李琼.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服务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5):84-88.

[5] 刘建军.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英语教师,2016(9):25-29.

[6] SADLER D R.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J].Instructional Science,1989,18(2):119-144.

[7] BLACK P,WILIAM D.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Assessment in Education:Principles,Policy & Practice,1998,5(1):7-74.

[8] CARLESS D.Learning-oriented assessment:Conceptual bas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7,44(1):57-66.

[9] TARAS M.Assessment for learning:Understanding theory to improve practice[J].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07,31(4):363-371.

[10]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11] 郑玉琴.整合:课程改革的关键词[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37-41.

[12] 王坤庆.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与教学的同步互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2(8):50-52.

[13] 李琼.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8):46-49.

[14] SCRIVENER J.Learning teaching: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M].Macmillan Education,2005.

[15] 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Pearson Longman,2007.

[16] BROWN H D.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post-method" era:Toward better diagnosis,treatment,and assessment//RICHARDS J C,RENANDYA W A.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An anthology of current practice[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9-18.

[17] ELLIS R.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interaction[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