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夯实基础 迈上优质教育新台阶 - 内容 - 盛大花园小学
教学科研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凝心聚力 夯实基础 迈上优质教育新台阶

作者/来源:陈茗    发布时间:2025-02-18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上海市民办盛大花园小学创建于2001年9月。学校开办二十余年,始终遵循“终身学习,终身健康”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我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办学主题,构建敬业、爱生、责任、大气、团队的师资队伍,培育理想、情操、智慧、责任、健康的盛大学子。

   多年来,通过有效的科学管理,自然的德育融入,多元的课程实践,优质的队伍建构,丰富的特色文化,显性的人本服务,学校整体运营效益达到良好状态。办学特色、办学成果显著,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

一.优化资源,确保教育基础配置

   学校自开办以来一直得到市教委、区政府、教育局的关心,在专项经费、相关政策等方面得到有力扶持。学校始终把学校发展、学生需求放在首位,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建设,为学校课程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学校总占地面积21亩,总建筑面积13500余平方米。至2023学年,学校共拥有30个普通班和15个双语小班。目前在校生总数共1761名,各班班额数均控制在45人以内,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6.81平方米。

   学校运动场馆分为三大块,一是室外运动场地;二是室内篮球馆、乒乓廊、舞蹈房和演奏厅;另外,学校租借天际花园的室内游泳池,供学生游泳课使用。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7.89平方米。

   学校拥有6间音乐专用教室和4间美术专用教室。

   学校实现网络全覆盖,网络多媒体教室60余间,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3.4间。全校教学仪器设备值近1300万元。

   师资方面,学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共120余名,所有教师均持有教师资格证,本科及本科以上教师达95%,所有教师均高于规定学历。学校骨干教师近50人,每百名学生拥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人数近2.8人。全校教师均完成市、区、校级的各类培训,培训完成率达100%。

二.党建引领,把牢正确办学方向

   学校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理事会、监事会监管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

   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学校落实完善党组织的会议制度。每学期,学校开展党群结对活动、建立党群联系册,党员们在各个岗位上勇挑重担、率先垂范,真正实现“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承诺。同时,学校以党建促教研、党建促团建、党建促队建,充分体现党对学校教育全面领导的作用。

三.聚焦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以科研课题为抓手,以“课程核心素养”为原则,编制课程计划,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制定学科课程评价标准,强化学校课程组织管理,努力构建“有温度”的课程模式,形成课程育人的一致性。

   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师的培训研修和国内外的考察学习,并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持续优化教师成长阶梯。通过团队培训、课题研修、导师带教的培养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学科素养;通过“提前转正——骨干教师——金牌教师”的职业规划,不断激励教师超越自我;通过搭建市、区、校级的展示交流平台,不断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学校还建立相应的绩效奖评机制,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生态,形成了一支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具有较高学历、较强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

四.五育融合,丰富学校课程内涵

l  以德铸魂

   学校自办学以来就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然地融入德育思想;在学习生活中,更要走近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关怀和激励。自实行“全员导师制”后,学校更发动起全校教职员工都担任导师,真正贯彻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

   同时,学校坚守德育主阵地、坚持德育体验。上好每一节道法课、晨会课,设计好每一次升旗仪式,做到每月有专题、每周有要求。班级执行中小队长轮流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小当家”,实现教育公平。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德育课程的一个板块,学校坚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讲座,做好每周的心理健康广播,发现问题随时和学生谈心。

l  以智育才

   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确保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高质量落地。根据“双新”推进要求,学校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研修、评价“四位一体”地进行课题、项目化的实践研究。根据“双减”要求,各教研组钻研教材,吃透文本,优化教学流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夯实基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体验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课堂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校将“五项管理”的具体要求融入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册中。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家长进行宣传;以学生问卷或访谈的形式进行抽查、统计,随时了解学生动态。

   学校的课后服务活动也丰富多彩,内容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的学业辅导,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课后负担。

l  以体强身

   学校自开办以来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终身健康”的办学理念,艺术和体育是学校的传统特色。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学校每年在东方体育中心举办游泳比赛,每学期举行运动会,进行足球、篮球、乒乓球的班际联赛。各支校队每年都在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会和阳光体育大联赛中名列前茅,还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专业运动员。

l  以美悦心

   学校的艺术教师均毕业于各知名专业高校。根据每个年段的学生特点,学校积极创新艺术课堂。每学期的艺术节,学生踊跃参加,高质量的艺术节目和汇编成册的书画集成为盛大的艺术名片。每年在徐汇区的各类艺术单项、团体比赛中,一批批盛大学子名列前茅。

   此外,艺体组联手创编武术操、韵律操,让学生在每天大课间都能尽情释放活力;合唱、铜管乐、钢琴、舞蹈、书画、纸艺、泥塑、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l  以劳蓄能

   学校十分重视常态下的劳动教育。自疫情过后,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每学期开展劳动教育班队会、劳动技能大比拼等各类主题活动,学校还充分挖掘学校、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在食堂包馄饨,走出校园学包青团、粽子,学做月饼,每年敬老节,还带领学生前往敬老院做志愿服务,在培育劳动素养的同时,也继承发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l  优化育人生态

   学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挖掘有价值的内容积极探索项目化、跨学科的综合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跨越学科边界、打破课堂局限、丰富学习方式,实现“月月有活动”。每学期的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古诗文诵读等综合主题活动,以及每周“快乐活动日”中的劳动课、专题系列讲座、主题班队会、艺体活动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不仅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机会。

   此外,“微书角”“阅读廊”将浓浓书香延伸到校园各处,撒播在学生心中;走廊中穿梭的消毒机器人,校园上空盘旋的无人机,小花园里四季变换的美景,上下课响起的世界名曲铃音;还有定期更新的年级板报、走廊布置、不定期举办的学生书画展……学校在微环境的调整优化中,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人文气息贯穿在了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积淀起学校丰厚的底蕴。

五.不忘初心,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2019年和2021年上海市绿色指标测试中,学生在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品德和社会化行为等方面的指标指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学业成绩个体间均衡度”远高于市区平均值。

   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法制先进学校”“上海市民办特色学校”“上海市民办中小学语文学科基地”“徐汇区艺术特色学校”“维也纳童声合唱俱乐部成员”“国家四星级体育运动俱乐部”等。

   面对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清晰认识到“学校生态环境”的丰富内涵以及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凝心聚力,夯实基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力争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迈上优质教育新台阶,保证学校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