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还寒时,万物生机萌发,细菌、病毒也随之蠢蠢欲动,一些传染病也在悄悄地开始传播。了解春季疾病预防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传染病。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多见于儿童,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冬春季节多发。
健康人群接触水痘病人后不会立即出水痘,一般间隔10-24天后才有可能会出水痘,这个期间即为潜伏期。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发病急,前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乏力、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1天-2天后出现皮疹。
水痘皮疹首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后延及面部和四肢,以发际、胸背躯干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水痘发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个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天-3天,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
作为呼吸道和接触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水痘全年都能发生,但冬季和春季更多见。春天,气温回升,万物生长,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最容易繁殖的季节。冬天天气寒冷,大家长时间呆在室内,内外空气不流通,会给“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水痘病人从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
防控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是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并非有了“金钟罩”,因为任何疫苗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发病,而且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期限,超过5年,效果就会慢慢减弱。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孩子们最好接种2次水痘疫苗:1岁到1岁半接种一次,4岁到6岁再接种一次。这样,疫苗保护效果就能达到95%至99%。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冬春季水痘流高峰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患儿应尽早隔离治疗,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
(4)日常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5)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睡眠;补充营养,科学饮食,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行、微量元素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