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口病? - 内容 - 盛大花园小学
健康教育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什么是手足口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9-06-11

 

(第17周)

根据上海市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一般每年手足口病会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分别是“春峰”(4-6月)和“秋峰”(8-10月)。现在,我市正是手足口病流行季,该如何躲过这一“波”呢?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黏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臀部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七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一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目前已有预防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EV71疫苗,主要针对EV71病毒感染,但无法预防其他型别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要预防手足口病,还是要坚持做到一少二勤三早

1.少扎堆

在肠道病毒流行期(每年4-7月和9-11月),应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勤洗手

在肠道病毒流行期,最经济和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勤洗手。应该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尽快使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除了预防手足口病,经常洗手还可预防其它传染病,勤洗手、正确洗手,做好手卫生

3.勤锻炼

增加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手足口病。

4.早就医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出现持续发热不退等症状,以及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应及早就医。

5.早隔离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如果发现出现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应遵照医嘱及时隔离,避免疫情在学校等集体单位中的扩散。

手足口病自然病程一般不会超过1周,病例的隔离期限为2周。

隔离在家时,居室应经常进行通风换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6.早救治

临床上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能会并发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一定要注意及早发现及早救治。

卫生室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