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交替也是感冒和流感高发的季节,流行性感冒不是一种普通的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病毒所导致的,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居家隔离期间也要好好区别普通感冒、新冠肺炎和流感。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流行性感冒,方便大家区别普通感冒、新冠肺炎和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和冬春季高发,容易在班级、学校出现聚集性发病或暴发,当病毒变异后出现新病毒时,易发生暴发流行。体温可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达到39-40℃甚至更高,伴有怕冷、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咽喉痛、干咳,少数有鼻塞、流涕、腹泻等;少部分人发病后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此外,带病毒的飞沫可以粘在病人的手上,通过公共物品进行传播。普通人都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所以即使以前得过流感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流感本身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流感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气管炎、心肌炎等。
要区分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主要从如下三方面着眼:
(1)发病时间不同
普通感冒全年均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新冠肺炎是在2019年底冬季新近发病的疾病。
流感虽全年都可以发病,但高发季节主要是冬春季。
(2)症状不同
普通感冒通常会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很少会有全身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症状。有时会出现1-3天的低中度发烧,基本3-5天就可以自愈。
新冠肺炎就目前观察,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可以有呕吐、腹痛、腹泻等。根据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对诊断疑似病例很重要,家长在带孩子就诊时,一定要如实提供病史,以便大夫更快更准确地为孩子进行正确诊断。
流感常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全身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的情况。有非常明显的发烧,一般是3-5天热程相对较长的高热,大概在一周左右才能自愈。
(3)严重程度和易感人群不同
普通感冒全年龄段的人群都易感,因为没有并发症,所以严重程度也非常低,很少见到严重的并发症,几乎没有致死病例。
新冠肺炎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包括婴幼儿和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病的病人更为严重,可能致死。
流感全人群易感,且有一些危重症流感是有高危人群的,可以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流感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可致死。
新冠肺炎与流感的症状相类似,要区别两者最重要判断是否符合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史:
一是发病前14天内有重点地区及境外,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二是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重点地区及境外,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三是聚集性发病;四是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是指病原核酸检测阳性者。
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且仅仅鼻塞、流鼻涕或低烧,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家喝水和休息,多吃新鲜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
如果有全身症状又有发烧,怀疑是流感,特别是老人与小孩,那么要去医院就诊,选择社区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这些不会重点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更加安全。
8、怎样预防流感
1) 不与咳嗽、打喷嚏的人近距离接触,保持在1米以外;
2) 勤洗手,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流感流行的季节佩戴口罩;
5)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6) 多喝开水,多吃清淡、卫生的食物;
7)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8) 接种流感疫苗。
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