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课课练”模式研究 - 内容 - 盛大花园小学
教学科研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身体素质“课课练”模式研究

作者/来源:汪泽溥    发布时间:2020-11-11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身体素质“课课练”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课课练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启发、合理负荷的原则,构成要素包括内容、时间、强度、场地器材布置、组织形式。可从学生体质特点、外观和学生的主观感受来评判和控制负荷。建议实施时应与主教材密切配合,课内外结合,要有整体计划和系统安排的意识。

关键词:身体素质;课课练;模式

 

    根据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的测试数据报道可以看出,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包括身体活动、身体机能整体来说都普遍呈现下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肥胖、心肺功能差等现象。面对这些形势和问题,我们必须号召学校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充分的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去锻炼学生身体,力图让学生的体质有明显改善。这就要求体育课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于是“课课练”这种教学模式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召开了《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开题报告论证会,再次引发了国内学者和学会专家的热烈讨论。本文通过查阅、分析与学生体能发展有关的“课课练”文献资料,总结经验教训,挖掘、归纳出“课课练”的实施原则和构成要素,为“课课练”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身体素质“课课练”概念

    从字面看,身体素质“课课练”通常指在每节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的后半部分大约5-10分钟的时间内安排某些身体素质练习。这是早期的课课练,后来从学校体育中消失。“课课练”重新步入体育教师的视野之后,他们从更高的层面对“课课练”的定义做了深刻的阐述。阐述的定义更赞同毛教授的主张,他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是在每堂的体育课中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可以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的身体练习,并科学地实施这些练习”。

二、身体素质“课课练”发展历程

    体能素质“课课练”教学模式经历了产生、发展、消失和回归的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体育素质“课课练”模式盛行,后来受到质疑从体育课中消失,21世纪初,“课课练”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中重新回归到体育课堂教学。原因是:第一,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降幅度很大,国家高度关注并颁布实施相应文件,包括增加体育课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执行“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计划,为“课课练”的重新入校打下舆论基础。第二,学生体质最重要的因素是身体素质,也最能体现体质状况。学生基本技术掌握的基础是身体素质,目前学生跑不快,跳不高,该软的不软,该强的不强,身体素质的欠缺严重地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第三,体育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更有趣有效的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身体素质“课课练”指导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练习时,老师应加强指导,及时鼓励引导学生,促使其思考创新,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提供互助的机会,使学生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必须保护好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掌握丰富的锻炼方法,争取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养成锻炼习惯。

(二)合理运动负荷原则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等有针对性地实施课课练。运动负荷包括量和强度,短时内运动量不可能大,主要是强度的变化。强度一般由小到大,逐渐加强。老师应该调整练习的次数、间隔、练习的难度以调整控制学生的运动负荷。首先,保证“课课练”的安排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切忌拔苗助长;“课课练”发展体能的过程中符合了综合性、特殊性的原则;第三,训练的内容和分组形式使体制差的学生得到提高,使体质好的学生更加有竞争力。

(三)全面性原则

   在“课课练”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练习。例如,在进行跑跳类教学后应该进行上肢的力量练习;在进行投掷类教学后应该进行下肢力量的动作练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品质、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道德情操等方面进行合理地安排,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构成“课课练”的要素

(一)时间

   在常规的体育学习中,老师对时间的把握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时间一定要协调,既要避免体质差的学生因为时间过长引起教学事故,也要避免因为训练内容的过于简单对体质强且技能高的学生对教学时间失去概念并且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二,老师要根据教学的时间要大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创新,使所有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新颖,并且通过上课引导学生自主的在课下进行学习。一般“课课练的时间通常是一节课一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即可。

(二)内容

   “课课练”的内容是延续了身体素质的力量、耐力、速度、平衡、柔韧并在基础上集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创新素质练习项目、练习手段,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去接受,锻炼效果会更好。以发展柔韧素质为例,“课课练”的内容会结合武术、健美操的热身方法。

(三)强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有合理安排负荷的意识,并善于利用简单的手段来比较科学地调整。良好的训练效果离不开合理的负荷强度,所以保证适当的负荷强度,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疲劳来定制教学强度,判断学生的疲劳一般会采用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表情和采用询问法主动地了解学生对整堂教学内容的感受以便及时去纠正教学内容和教学强度。

(四)组织形式

   上课的组织形式是影响教学效果和练习密度,无论是分组练习还是集体练习,只要能保证练习密度就比较合理,不追求整齐划一,活而不乱的教学组织形式最为难得。倘若老师以牺牲学生运动兴趣为代价,片面追求严肃整齐的组织形式,就属于捡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

(五)器材及场地

    “课课练”的器材和场地尽量简单化,不必过于复杂,场地器材要做到“一场多用”或者“一物多用”,充分发掘器材的多种功能。比如栏架可作为跨越障碍的障碍物,也可以当做球门,或者需绕行的障碍等等。体育器材常规的可以有体操垫子、跳绳、滚铁环、垒球、竹竿等等,健身器材有弹力带、健身球、小4栏架、哑铃等等。

五、评判和控制“课课练”运动负荷的方法

(一)学生的外部特征

   最科学的方法是测心率,如果学生课中平均心率达到120--140,则负荷是适中的。一般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面色、出汗量、呼吸以及动作的协调性来判断课的负荷大小。面色稍红,出汗量不多,呼吸中速稍快,动作的协调性很好,说明课的运动负荷偏小;如果面色相当红,出汗较多,呼吸快,动作协调性弱,则说明课的负荷中等;若面色红中发紫或者发黄或者发白,大量出汗,呼吸急促,动作失调说明负荷过大。反之,学生的脸色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还是上体育课之前的那种状态,那必定是上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负荷不够;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该出现几次中度的气喘,如果一次气喘都没有的话,那运动量太小了,如果是趴着身子扶着腿大口大口的喘气,那就说明运动量太大了。学生上完了一节体育课肯定会出现微汗,学生如果上完了体育课都没有出汗的征兆,那就是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太小了,当然也不必出现汗流浃背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肯定是运动量过大了;学生在上完了一天的体育课,肌肉不会马上出现酸痛,而是当天晚上和第二天肯定会出现酸痛现象,如果当天和第二天没有任何的反应,那就说明运动量太小了。

(二)学生的主观感受

   学生的主观感受也可以来评判运动负荷,如果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说“太累了”、“老师能不能休息休息”那就说明运动负荷太大了;如果学生只是觉得有点累,那么负荷适中;如果学生轻松自在,不觉得累,那运动负荷一定是小了。

(三)不同体质不同对待

   根据学生的体质的强弱定强度。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因人而异,时刻注意多给体质强和基础好的同学多多加点量和强度,给体质弱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减减锻炼量,老师在布置练习任务时一般的都是遵循大多数学生的体质,也就是所谓的中等生,体质好的和体质差的学生其实应该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体现在量和强度的安排上,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减少运动过量或过低的弊端,这并非难事。

六、实施建议

(一)密切配合主教学内容

   体育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课课练的素质练习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统一整体。“运动技术学习的必要条件是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素养的发展,反过来,技术学习过程也是发展身体素质和转向运动素质的途径[3]”。当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新授内容时,负荷一般较小,那么课课练的负荷必须大,这样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才能合理。当课堂的主教学内容负荷较大时,作为调整内容,课课练的练习内容和负荷应该偏小。总之,课课练的练习内容的安排和负荷大小应该参考主要教学内容。

(二)要有整体计划和系统安排

   尽管课课练的练习内容应该配合主教学内容,但不等于课课练的练习内容是随机安排的,跟身体素质的课余训练是一样的,必须具有系统行和计划性,否则达不到提高素质的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全面地训练,尽管每次课的时间不长,但是长期坚持再结合课余时间锻炼,会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内容和形式上应该保持多样性,趣味性,如果能具有教育意义,则是完美的课课练。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根据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安排合适的练习内容。比如小学阶段可重点发展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初中发展速度、灵敏、协调能力。到了高中可适当发展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

(三)课上与课外练习结合

   从超量恢复原理看,仅靠课堂的时间开展身体素质练习,时间短,显而易见不能达到发展体能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以兴趣为先导,以开展比赛活动为抓手,吸引学生利用在课外时间锻炼。比赛内容要尽可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也可以是改造后的田径项目,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般是好胜、追求刺激,集体荣誉感强,富有竞争性的比赛往往能唤醒学生极大的热情,组织形式可以借鉴日本的全员运动会,全校的学生都参与,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锻炼的习惯。离开了课外练习的身体素质“课课练”不可能取得真正的体能发展,只有课上练习的课课练也不是完整的课课练。课内和课外的结合是体能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的中小学生的体能水平整体下滑,我们必须要重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课课练”正是加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体育教师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身体素质“课课练”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实施原则,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任远.《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开题报告论证会召开[J].中国学校体育,2011,(4):14.

[2]李华军.浅谈体育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国校外教育,2014,(3):32.

[3]董玉泉.构建课课练与技能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学习方式[J].中国学校体育,201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