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疾病,但这个慢性传染病其实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稍不防范就有可能侵入人体危害我们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吧!
结核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主要通过病人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是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
各年龄阶段学生均可患结核病,传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结核病为最多见,极易在家庭内部传播。儿童肺结核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降低儿童结核病危害有着重要的意义。儿童结核病也是成人结核病的主要根源,因此要控制和消灭结核病,必须十分重视儿童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的表现形式
1.结核病的症状,可表现为发热、咳嗽、体重下降,食欲不好。有研究显示,40%左右的病人出现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有30%-60%在发病时有高热或不规则低热;有12%出现食欲减退;有10%左右的孩子会出现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症状。因此,如果持续一周以上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想到患结核病的可能。
2.儿童患结核病,可伴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多见。所以当你的脖子上出现一个小包块时,它不痛不痒,那你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结核病,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期,免疫力波动不定,是结核病易感人群之一。当学生不重视身体健康、自我照顾不全,结核病将有机可乘。因此,学生应当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血丝痰等疑似肺结核症状要及时到专业机构就医治疗。
如果家庭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需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病人最好独居一室,患者使用的物品要进行消毒。
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密切接触者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必须立即去结核门诊就诊。
我们小学生应了解结核病,学会自我照顾,注意个人卫生,这样才能远离传染病,健康快乐的成长!
卫生室